关于网络游戏的英语作文带翻译(网络游戏的英语作文带翻译高中)
之前 VG 发了个招人公告,我进去填了张表之后,才发现一个问题:我已经很久没有通关一款新游戏了。
我上一次通关游戏是在五月份,把鸽了两年的《马里奥奥德赛》通关了。实际上,这是我的第一份NS游戏,我已经推进到了后面的两章,但我忘了是什么原因,总之就是放下了,然后就一直把它忘记了。直到前几个月,我准备在《异刃3》发售前把1和2玩了,我才想起来这回事,于是捡起来把这个和NS一起购买的最初的游戏通关了。
当然,《异刃》1和2两部又鸽了。
于是我就在想,为什么现在玩不动游戏了?
还在玩游戏,但不是新游戏
我回顾了一下steam的购买记录和成就记录,我并不是戒掉游戏了,相反,我的游戏时长并没有明显变动,只是全都用在老游戏上面了,比如《文明6》和《三国志》系列。这种战略类的游戏,很容易就填上几百上千小时,而且是没有通关这一说的——除非你是以全成就为目标,姑且还能看到头。
至于新游戏,由于这两年兴致减退,主要是有感于steam里几百个游戏玩过的还不到一成,于是决心控制消费,很少买新游戏了,有,但不多,买了就立即玩,不放着吃灰。
于是,按现在算起,从去年七月到今年七月,我一共真正通关的游戏只有四款,除了已经在PS4上玩过一遍的《大镖客2》,去年和舍友,今年和我弟玩的《双人成行》,只有两款是新游戏,《战国无双5》和《HuniePop2》。算上打了一半的Epic白送的《NBA2K 21》,也只有四个半。这既是新游戏,又是老游戏。
《大镖客2》当年在主机上玩得很勉强,主要也是因为只玩了一半,漫无目的地在开放世界里瞎逛。过了一年多捡起来,一口气打完主线封盘。黑水镇以西的广袤的西部世界,我根本就没见过。今年初在PC上重玩一遍,终于有时间打猎钓鱼刷成就了,然后才发现,百分百完成度真不是人干的活,光是刷传说背包,做那几个挑战,就已经累得要死。算了,不管是亚瑟还是约翰,都不重要了。
《战国无双5》是我接触的第一部战国系列的无双游戏,但,无双作品的操作总是那样,所以也谈不上有多陌生。虽然说本作的剧情就是织田信长和明智光秀的二人转,但总的来说还过得去,对于没有玩过前作的人来说,感觉不到缩水。
至于《HuniePop2》嘛,这是我近年来唯一一部首发即通关的游戏,并且还写了篇测评。2代的游戏还是用三消来约会,只不过是同时和两个人约会。实际上,如果愿意停下来做英语的阅读理解的话,1和2的人物背景都做得相当完善,甚至还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吓。可以说,能够无障碍读懂每句话,那么什么***考研单词也就不在话下了。如果把这些都抛开,那么2代的问题就是,它没有一张CG是我能放上来的。
玩游戏,也是有学习成本的
回顾完一年的游戏经历,我发现了一点,我能够玩下去的游戏,几乎都没有什么新的学习成本。玩游戏,也是要学习的。我此前玩大型单机游戏都有一个习惯,没有找到攻略书,就不开始。从《P5》到《大镖客2》,都是如此。一边是游戏画面,一边是打开的攻略书。
所以,玩续作,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学习成本。这里,我又得批评一下《NBA 2K》。记得两年前《2K20》测试的时候,我还专门写了篇体验评测,感觉至少在MC模式上,进步了一点。后来Epic白送了《2K21》,我打开一看,嚯,基本没变,还是那样。所以说,对于懒得学习的玩家而言,2K真是体贴。
攻略的意义是让每个人都能轻松通关,对于一个在仙剑锁妖塔里被困了无数个夜晚的人来说,我深知攻略的重要性,于是这种依赖就成了习惯,慢慢地,也就畏难变懒了。小时候玩战棋游戏,我曾经发现了游戏机制的bug:每个回合的移动力是有限的,移动和攻击都要消耗点数,走得远就无法攻击。可是,在移动的动画过程中,攻击选项还是亮的,通过卡bug,我能够多攻击一次。这大概是我二十年游戏生涯中最高光的时刻,后来我再也没有体现过这样的天赋。
上手一款新游戏,除了要接受新的玩法,新的游戏系统,最重要的是,要学习新的游戏思路。而网游则不同,虽然一直在更新,但也不至于一下子变天。哪怕暴雪在《炉石》上整出了旧卡牌退环境的花活,也不会一下子把它变成一款新游戏。这样一来,服务型的网游和单机游戏比起来,就有了一个显著的优点:除非你真的是退坑太久,否则,总还是有底子在的,不至于忘干净。
至于最痛苦的学习成本,则莫过于switch和XBOX的XYAB按键。也是因为这个,我从来都是扔下一个玩另一个,脑子看着屏幕上的XYAB,实在是转不过来。
放弃的原因
我又回顾了一下我的游戏库,此时,PS奖杯系统和steam成就,就成了很好查询工具,我可以看到哪些游戏是我半途而废的。放弃游戏的原因五花八门,我列举了几个有意思的:
《黑暗之魂3》,我当时是在宿舍熄灯之后玩的,虽然游戏本身不算恐怖,但配合周围黑灯瞎火的环境,实在过于瘆人,而我又是一向不玩恐怖游戏的,弃坑。
《文明5》,说来也奇怪,我玩不进去5,但6代却玩了七八百个小时。仔细对比之后,我发现,是字体的原因。作为需要阅读大量文本的游戏,虽然我们似乎早就学会了简繁转换,但是,有简体字和中文配音的游戏,还是更容易上手一些。
其它的弃坑理由包括但不限于,本来进度一半以上,却因为作业/考试/其他的现实因素被迫中止,后来想起来的时候,也不怎么想玩了,选择视频通关,补上结局。您可能是正版软件的受害者,买正版玩盗版。以及,最特殊的一个,开发者鸽了。说的就是你,《动物派对》。
游戏的乐趣,在于人
总结完毕后,我忽然明白了游戏的乐趣到底在哪里,除了游戏本身的游戏性,更重要的,其实是通过游戏,和其他人一起游玩带来的乐趣。
《动物派对》是真正意义上的,我接触的第一款“整个宿舍都乐在其中”的游戏,虽然,demo推出的时候,备战考研的舍友在图书馆。但是,我们剩下的几个人,是真正体会到了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。这种乐趣在之前玩《中国式家长》的时候,也曾有过。那个时候,我都是用舍友的名字。后来游戏更新了新内容,也可以养女儿了,可是却再也回不去了。
我看着自己的steam统计,想到的全是过去的人和事。当年《生化2》出demo的时候,一开始我玩,舍友看,后来变成了他玩,我看。睡我下铺的舍友会拿着我的手柄玩《龙珠 斗士Z》,所以我后来玩《卡卡罗特》的时候,怎么也提不起劲,因为观众不在了。
之前“游戏里的父亲”这个征文活动,我本来是想参加的,连内容都想好了,就用《中国式家长》,去怀念陪我游戏的人。最后还是鸽了,因为我觉得我得再玩一遍这个游戏,最终,我也没打开,这个游戏的最后运行时间就停留在了毕业月。
我会想起很多事,去日本交换的同学带回了switch和塞尔达,舍友用1050ti的电脑大战720p的《2077》,一群人挤在我的电脑前,一起玩恐怖游戏。就连几乎人人通关的《植物大战僵尸》,也能玩上20个小时。因为把PS4带到宿舍去太麻烦,就无法让他们知道香草社有多么厉害。他们最终都成为了好友列表里的灰色名字,上次在线是很久以前。
而对此,我想用《莱莎2》开头的这句话就好,这也是《莱莎1》结尾的CG。
版权声明
本文内容由seo小编辑收集和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wnw67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